五百多年前,美洲大陆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土著印第安人在这片土地上过着安静祥和而又与世无争的生活。但他们不会想到,在此后的时间里,这片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土地竟成了他们的噩梦。他们更不会想到,在此后几百年的时间里,这片土地上竟然诞生了一个无比强大的帝国。
十五世纪初,随着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出现,欧洲列强本土贸易已不再满足于资本主义的扩张。但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又控制了路上丝绸之路,而我国古代造船和指南针技术相继传入欧洲,于是欧洲列强便开始寻求海上丝绸之路,以打通东西方的海上贸易路线,大航海时代就此开启。
一四九二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开始远渡重洋。然而哥伦布的航行并没有直接到达东方大国,却阴差阳错地发现了美洲大陆。
随后,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轰动了西班牙和整个欧洲,西欧国家相继向美洲大举侵略和扩张。西班牙很快成了第一个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然而美洲印第安人却开始陷入殖民地的苦难深渊和被屠杀的血泊之中。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在拉丁美洲建立起殖民奴役制度,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藏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对于新大陆的发现,欧洲列强也都纷至沓来,兴奋不已,都想在这片没有开发的土地上抢到第一块蛋糕。
所以在一六零七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而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一部分英国人为了逃避宗教压迫,开始向美洲新大陆迁徙。一六二零年,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船只开始向美洲的弗吉尼亚州进发,然而一场暴风雨改变了他们的方向,在距离弗吉尼亚州五百多英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但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并没有永久停留的权利,实际上此时也脱离了英王的管辖。但为了获得永久停留的合法性,于是这一群人经过商讨,便在这艘“五月花号”轮船的甲板上,共同签订了合约,实行自治。此合约也被称之为《五月花号公约》。
此次美国的故事从这里开始,而此公约也就成为了美国的出生证明。在此后的近百年时间里,欧洲大陆大量的人口开始往美洲迁徙,北美殖民地也扩展到了十三个。
一七六零年以前,英国本土一直和北美殖民地保持着很好的贸易关系,海上运输也十分发达。在一七五六年至一七六三年间,英国和法国打了一场极其费钱的七年战争。为了弥补战争中的损失,英国开始对殖民地加税,这导致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
在一七七三年,英国议会为了帮助东印度公司度过财政危机,便授予其向北美大量倾销茶叶的垄断权,而这遭到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此爆发。此事件加剧了英国本土和北美殖民地的矛盾,随后英国议会在一七七四年颁布了强制法令,关闭了波士顿港,并且增派驻军,强征民房。
英国议会一系列针对北美殖民地的高压操作,直接限制了波士顿人民的自由,并且砍断了民众的收入来源,这也让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觉得开始联合起来,走上了暴力对抗英国的道路。
一七七四年九月五日,北美各殖民地派出代表齐聚费城,北美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各殖民代表开始密谋探讨武装反应和独立建国。
半年之后,也就是一七七五年四月十八日,莱克星顿的民兵意外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此后又相继爆发了几场小规模的战役,虽说这几场战争规模并不大,但意味着英美之间的武装较量已不可避免。
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通过了举世瞩目的《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会议决定武力建国,成立正规军事力量,并选择华盛顿为总司令,自此独立战争爆发。
在一七七六年至一七八一年间,英美边打边谈判,最终美国在法国的支持下,英军主力在北美大陆上彻底瓦解,并在一七八三年九月签订了《英美巴黎合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历时八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一七八七年,费城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自此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此后的繁荣与强大奠定了制度基础。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费城制宪会议上,就联邦体制问题,美国政界就已经分裂成了联邦派和反联邦派。到了一七八九年,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联邦派掌握大权。到了一七九一年,反联邦派逐渐发展成了以各州民主力量为主的民主共和党,而在一八二四年之后,民主共和党又分裂为民主党和共和党,后者便继续了联邦党的政治传统。
所以美国典型的两党政治斗争,其实在一七八七年的制宪会议开始就已经初现端倪。一七八九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宣布美国宪法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同年,在独立战争中表现卓越的华盛顿被全票推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而在他任职期间,他建立起了联邦政府机构,内阁颁布司法条例,成立联邦最高法院,真正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因此华盛顿也被称之为美国国父。
一七九七年三月,华盛顿正式向亚当斯移交权利,结束了八年的总统任期,同时也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第一次英美战争,即是美国的独立战争,美国最终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宣布建国,可以说是美国的立国之战。而第二次英美战争,从本质上讲是英美两国对加拿大殖民地的争夺之战。
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开始,英国就已经在加拿大殖民地部署大量军队,随时准备对美卷土重来。而且在美国独立之后,英美双方在海上贸易仍旧摩擦不断。一八一二年,欧洲本土爆发战争,美国趁英国无暇顾及美洲,开始挥师北上,第二次英美战争拉开序幕。
但这次战争并没有美国预想的那般顺利,到了一八一四年八月,英军甚至直捣黄龙,占领了华盛顿,当时的美国总统麦迪逊仓皇出逃,英军在华盛顿进行大规模破坏活动,一把火烧了白宫和国会大厦,美国差点就此沦陷。
就在美国岌岌可危之时,南部出现了转机,杰克逊挺身而出,挽救了美国的颓势。一八一四年十二月,杰克逊率领军队在新奥尔良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防御战,并且重创英军。此后双方陷入焦灼状态,胜负难分。在一八一四年十二月底,双方在根特签订停战合约。
此次战争,英美双方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也没有改变任何战前形势,但是进一步确认了美国的独立性。此后,美国无法继续北上,转而开始向西部扩张。
一八三零年,美国总统杰克逊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案》,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对土著印第安人开始大规模的驱逐和屠杀。西进运动让美国获得了大量肥沃的土地和广大的国内市场,让美国的经济获得了飞跃式发展。
印第安人原本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但是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他们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以说美国的发展史,也是印第安人的悲惨血泪史。西进运动的成功,让美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到了一八四六年,美国为进一步扩大其领土范围,又把目光瞄向了南部的墨西哥。
一八四六年五月,美墨战争爆发。这场美国发起的侵略战争持续将近两年,最终在一八四八年一月,美墨双方坐到了谈判桌上。说是谈判,墨西哥没有任何筹码,但美国占据优势,最终墨西哥割让了加利福尼亚州在内的大片土地,美国在此次战争中大获全胜,南部扩张收益颇丰。
十九世纪中期,西进运动引发了美国一场淘金热潮,美墨战争让美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其中就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原本是一片不毛之地,而圣弗朗西斯科也只不过是一个落后的小渔村。然而在一八四八年,一名工人意外在此地发现了大量的黄金资源,一时间无数淘金者像潮水般涌入了这个村落,圣弗朗西斯科在后来就称之为旧金山。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加州人口迅速增长,财富不断增加,旧金山一跃成为美国最国际化的大城市。
因此,加州作为新加入美国的一员,北方工业州和南方农业州都对其虎视眈眈,这也直接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间接导致南北战争爆发。
实际上,在建国七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经济。
虽然南北方都有黑人奴隶的身影,但对待奴隶问题上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北方工业州通过资本扩张完成工业化,进而取代人力工作,解放奴隶。而南方各州的投资主要用于购买更多的奴隶,通过压榨和剥削积累资本。到了一八三零年,美国黑奴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以上,大部分都集中在南方各州,而黑奴在南方主要干着种棉花的活,所以这些棉花都沾满了黑奴的血。
而南北方经济体制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后期经济发展矛盾的不可调和。早在一八零七年,杰斐逊就签署了《禁止奴隶进口法案》,但推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直到一八六零年,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成为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上台后的林肯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
这直接导致了南方奴隶主的极大不满,进而发动叛乱。一八六一年,南北战争爆发,萨姆特堡战役拉开了南北战争的序幕。
一八六三年一月一日,林肯正式颁布和实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让美国黑人奴隶可以获得合法公民身份,获得自由身。而这份宣言也让大量黑人同胞加入到了北方阵营,增强了北方阵营的战斗力。
美国内战打了四年,但最终北方取得战争的完全胜利,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是美国内战标志性的转折点。
可惜的是,由于极端主义不满林肯的做法,一八六五年四月,林肯在华盛顿歌剧院遭人暗杀。而奴隶制度的废除,也让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一八六五年,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避免国家被分裂的风险,但共和党和民主党一直僵持不下。起初,美国一直保持着共和党一家独大的局面,而随着民主党的崛起,美国逐渐形成了两大党派势均力敌的局面。为了避免再次内战,实现国家统一重建,两党深知务必展开合作。于是在一八七七年,民主党和共和党达成妥协案:民主党承认共和党总统,而共和党也暂时搁置种族平等的目标,从南方撤回联邦军队,停止在南方宣传种族平等,也不再向南方的黑人权利运动提供帮助。
两党的妥协,避免了美国陷入内战的危机,国家得以实现统一重建。但是两党的和解却是对黑人群体的背叛,南北战争拼搏的成果没能得到保存,黑人权利运动任重而道远。
一八七七年,两党妥协后,美国国内再次走向统一,没有了内部矛盾,于是开始将精力放在国外。一八八二年,美国国会出台《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劳工加入美国国籍,其他非劳工华人进入美国也备受限制。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入中国,不少华人漂洋过海,纷纷加入美国淘金热潮。而在一八六八年,美国就与清政府签订《蒲安臣条约》,双方约定尊重自由移民。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大部分依靠华工修建完成。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萧条,民众排外的浪潮逐渐加剧。美国民众认为华人吃苦耐劳,并且待遇要求极低,导致自身饭碗被抢。而两党之争,为了拉拢更多民众选票,华人成了两党之争的牺牲品。
一八八二年五月九日,阿瑟总统签署《排华法案》。到了一八八八年,在此基础上又扩充了条款,进一步排斥华人。因此在此期间,不少华人在美遭到屠杀和迫害。《排华法案》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部限制特定种族移民的法案,是美国历史上最严厉的种族歧视政策之一,更是在法理上对华人群体的歧视。
直到二战期间,中美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美国总统罗斯福才撤销了这项对华人充满歧视的法案。
十九世纪末,美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极具膨胀的经济推动本来就以扩张为信条的美国更加疯狂地向外扩张,为寻求新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以榨取更多的高额垄断利润。
美国开始向外扩张殖民地,但此时整个世界已被老牌殖民大国瓜分完毕,而日薄西山的西班牙成为了美国最先下手的目标。一八九四年,美国向西班牙开战,美西战争爆发,而首要的目标就是美国家门口的古巴。
古巴原本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在殖民期间对古巴人民进行了残酷剥削和压迫,古巴人民于是发起了抗西起义,而西班牙残酷血腥的镇压为美国的介入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借口。
一八九八年四月,美国和西班牙在东南亚、古巴、加勒比海三处开战,美西战争打了将近四个多月,最终西班牙不敌美国。
一八九八年十二月十日,美西双方签订《巴黎合约》,自此西班牙放弃古巴,并承认古巴独立,将关岛和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还以两千万美元为代价将菲律宾群岛主权转让给美国。美国通过这一战,正式向西方宣告实力,跻身强国行列。美西战争的胜利也让美国获得了海外殖民地。随着激进的罗斯福上台,美国正式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打开了全球称霸的大门。
一九零一年,西奥多·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二十六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的独特个性和改革主义政策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其上任之后,对内大力打击垄断巨头,发展“门罗主义”,将美洲完全置于美国掌控之下;对外殖民扩张,提升海军力量,在亚洲大搞“门户开放”政策。其上台后一手将美国推到了世界警察的位置。
在罗斯福当选总统期间,进步主义和扩张主义成为了这一时期美国的政治特点,并且后来的总统也深受其影响。
一九零七年,美国爆发了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无下限地信奉金融市场自由,导致金融市场缺乏统一监管,很多银行、信托机构将大量的社会资金吸纳到股票市场当中,而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震荡引发了挤兑风潮,导致大批企业和银行宣告破产。这也让众多的美国议员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不能再放任金融不管,任其自由发展。到了一九一零年,美国参议员尼尔森·奥尔德里奇联合诸多顶级银行代表商讨制定第一个中央银行建设纲领,而参会人员由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总裁、摩根财团、财政部助理部长等在金融圈赫赫有名的人物组成。于是,经过多方商讨,《奥尔德里奇计划》就此诞生。这以纲领,名义上是建立政府的中央银行,实际上各职能板块均被私人银行承包,名为国有,实则私有。私人银行每年都能从中获取大量利益。
当然,这份纲领在当时并没有被美国民众所接受,并且各州都建立有自己的银行体系,所以推行阻力也比较大。为此,这份计划一直没有通过。
直到一九一二年,威尔逊当选美国总统,他认为《奥尔德里奇计划》虽有为银行家铺路、金融垄断之嫌,但整体框架并无不妥。因此,威尔逊安排相关人员在计划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制成为了《美联储法案》,同时在原体制部门基础上加重联邦政府话语权。
到了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经过了诸多波折,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美联储法案》。十二月二十三日,美联储正式成立。美联储的成立,银行家们大获成功。此法案不仅加强美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遏制了金融市场风险,更是在后续影响了世界的经济格局。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一九一四年七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此时美国作为中立国,在战争中赚的盆满钵满。除了倒卖军火,美国还趁乱接管了欧洲老牌殖民帝国在海外广阔的殖民地。在一战中,美国可没少薅欧洲的羊毛。
到了一九一五年,卢西塔尼亚号事件爆发,美德关系恶化,成为了美国参战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美国想要在欧洲获得更大利益,甚至必须深入参与欧洲事务,把欧洲主动权给抢过来。
于是在一九一七年,美国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号加入协约国,正式对同盟国宣战。美国在一战后期参战,客观上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一九一八年初,一战即将结束,美国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规划战后世界秩序,想要实打实地成为世界老大。所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当时提出“十四点和平方案”。
此方案旨在重新瓜分欧洲老牌殖民地,美国在此分一杯羹的同时,还能把主动权握在手上。这对于抢占了大量殖民地的英法来说简直太刺激了,所以老牌帝国根本不买账。于是在一九一九年六月,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而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方案”基本就被晾在一边。美国第一次抢占世界霸权的计划就此流产。
但是当时的欧洲列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美国的经济实力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工业总量已经超过英德两国总和,一战后又靠着战争大发横财,收割地盘,赚的盆满钵满。二十世纪初,摇身一变,已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暴发户”。
虽然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方案”未能成功,但是此时欧洲各殖民列强却在一战中伤的伤,残的残,而美国却逐渐在全球事务上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世界中心由欧洲开始向美国转移,成为世界老大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美国凭借在战争中累计的优势,经济更上一层楼,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
所以那时候的美国本土就诞生了诸多赫赫有名的文化公司,比如我们熟知的迪士尼、时代周刊等等。然而这个繁荣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一九二九年,美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
当时的经济大萧条席卷全国,失业、破产、饥寒笼罩着这片大地,加上黑帮猖獗、政府腐败、禁酒法案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九三三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接任美国总统一职。罗斯福上台后,凭借其优秀的执政手段,推出了一系列拯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新政”。罗斯福积极推动“新政”的开展,使得美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复苏,而罗斯福拯救经济有功,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连任四届的总统。
一九二九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德意志国内矛盾,而一九三一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德军于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向波兰发动进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二战前期,美国仍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直接参战。
由于在一战结束后,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方案”计划破产,美国收缩了国际战略。简单来说,一战结束后,虽然美国赚的钵满盆满,国力大增,但并没有稳坐全球第一把交椅。而二战的爆发,美国仍能延续一战的“搞钱”策略,大发战争财。毕竟战争一时并没有殃及美国本土,美国仍能和全球的战争国家做着生意。比如从一九三一年年底到一九三七年年中,美国就将日本出口了大量战争所需的金属类矿产资源,其中包括有90%的非钢铁、90%的铜和45%的铅。此外,日本超过六成的石油也来自美国。而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美国对于日本的资源出口也并没有停止,美国依然是日本战略原料的最大供应国。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工制造的机器设备出口至日本。在当时,美国靠着发展“战争财”,可谓是数钱数到手抽筋。早在一九三零年初,美国国会就通过《中立法案》,禁止美国政府再次卷入战争。当时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无意参战,只想“搞钱”,所以一直坚持奉行孤立主义,隔岸观火。
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认识到了孤立主义的坏处,打算支援反法西斯同盟。于是在罗斯福总统的努力下,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向英国、苏联以及中国等国家提供租借援助。
当然,美国也是想趁此机会拿到大量的海外优质资产,获得盟军领土上的陆军和海军基地的租借权。《租借法案》也确实极大地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战斗力,让美国经济走出了大萧条,进入了战时繁荣。
而到了一九四一年中期,日本在东南亚持续扩张,此举触动了美国在东南亚的核心利益,于是美国觉得不能再放任其不管,冻结了对日本的贸易。此后,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宣战,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
从珍珠港事件爆发开始,美国先后开启了多次对日进行军事打击,包括东京大轰炸、中途岛海战等等。而在一九四二年,美国开启了“曼哈顿计划”,来自全球的千余名科学家历时三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到了一九四五年八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放了两枚原子弹,迫使日本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宣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的胜利宣告结束。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不难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都不在美国本土,这就给美国大力发展经济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而和平的环境条件也让全球的经济、科技人才纷至沓来。两次世界大战又让美国发了战争财,使其国力雄厚。而英法为首的老牌殖民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国力都已经被削弱的不行,在无法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资产的情况下,美国顺手捡了一堆大便宜。
可以说,二战后,老牌殖民帝国退出历史舞台,欧洲也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美国凭借着军事和经济实力稳坐世界老大的头把交椅,自此美国逐渐开始主导全球秩序。
二战后期,美国屡次在战场上重创日本,而在欧洲的西线战场,苏军也站稳了脚跟,整个局势开始扭转,反法西斯同盟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也就指日可待。而关于战后整个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就被提上日程。在一九四四年七月一日,四十四国代表齐聚美国布雷顿森林公园,共同签订协议,及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者构成新的经济秩序,由此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主导的战后货币秩序,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当时来说,此体系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一再发生变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和缺陷日益暴露,最终在一九七三年,各国通过牙买加协定,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但不可否认,通过二战中的一系列“骚操作”,美国成为二战中的最大赢家。美国最后不仅打赢了战争,而且在经济上美国大发展,战争财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拥有的黄金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几乎全世界的黄金都通过战争这个机制流到了美国,而美元的霸主地位在这个时候已然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先后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其中就有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以上的首脑会议形成一系列影响战后世界秩序的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特别是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及“雅尔塔体系”。
所谓“雅尔塔体系”,就是雅尔塔会议上所确立的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该体系的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有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
一九四六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反对共产主义的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一九四七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演说,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也是在一九四七年,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此项计划旨在帮助战后的西欧各国的经济复苏,以此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极为成功的战略计划,美国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控制了西欧,建立起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格局。而杜鲁门演说也标志着美国一改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进行全球扩张。
为了更好地对抗苏联,在一九四九年八月,美国还与西欧、北美等主要发达国家成立了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这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而苏联则在一九五五年联合多国欧洲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作为对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回应。
在美苏两国全球争霸的冷战时期,美国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不断在海外进行扩张,同时美苏争霸也让美国在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实现了腾飞。
并且冷战时期,美国先后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等,其中也不乏出现了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等,这些都只不过是美苏全球争霸和扩张的所制造的产物。
然而随着一九八九年的东欧剧变和一九九一年的苏联解体,冷战至此结束,两极格局和雅尔塔体系也最终瓦解。随着苏联的解体,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原本华约和北约都为冷战时期的产物,旨在相互对抗、相互制衡。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却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瓦解,反而不断发展壮大,发展到如今已然成为了全球的“搅屎棍”。
而苏联的解体也让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再无对手,再无国家能有实力挑战其全球霸主地位。